几种常见的负载均衡策略

手册/FAQ (586) 2016-04-13 14:38:12

一、轮询。作为非常经典的负载均衡策略,早期该策略应用地非常广泛。其原理很简单,给每个请求标记一个序号,然后将请求依次派发到服务器节点中,适用于集群中各个节点提供服务能力等同且无状态的场景。其缺点也非常明显,该策略将节点视为等同,与实际中复杂的环境不符。加权轮询为轮询的一个改进策略,每个节点会有权重属性,但是因为权重的设置难以做到随实际情况变化,仍有一定的不足。

二、随机。与轮询相似,只是不需要对每个请求进行编号,每次随机取一个。同样地,该策略也将后端的每个节点是为等同的。另外同样也有改进的加权随机的算法,不再赘述。

三、最小响应时间。通过记录每次请求所需的时间,得出平均的响应时间,然后根据响应时间选择最小的响应时间。该策略能较好地反应服务器的状态,但是由于是平均响应时间的关系,时间上有些滞后,无法满足快速响应的要求。因此在此基础之上,会有一些改进版本的策略,如只计算最近若干次的平均时间的策略等。

四、最小并发数。客户端的每一次请求服务在服务器停留的时间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,随着工作时间加长,如果采用简单的轮循或随机均衡算法,每一台服务器上的连接进程可能会产生较大的不同,并没有达到真正的负载均衡。最小并发数的策略则是记录了当前时刻,每个备选节点正在处理的事务数,然后选择并发数最小的节点。该策略能够快速地反应服务器的当前状况,较为合理地将负责分配均匀,适用于对当前系统负载较为敏感的场景。

五、哈希。在后端节点有状态的情况下,需要使用哈希的方法进行负载均衡,此种情况下情况比较复杂,本文对此不做探讨。

THE END